北緯30°一直是蘊藏神秘奇跡的所在。在這條緯度的東方,華東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素有“西山藥庫”美譽的大別山北麓海拔450米范圍內,存在著一種中國歷代君王苦苦尋覓的長生仙草——霍山米斛。日前,央視《鄉土》節目攝制組挺進大別山腹地霍山縣,與當地采藥農一起,一探米斛究竟。
艱難尋找霍山米斛
懸崖上采藥人個個化身武林高手
霍山米斛,即霍山石斛,又稱皇帝草。自古以來,當地人就因其極高的滋補價值尊稱其為“救命仙草”。據道家經典著作《道藏》記載,霍山米斛與天山雪蓮、三兩人參、百二十年首烏、花甲之茯苓、蓯蓉、深山靈芝、海底珍珠、冬蟲夏草一同列為“中華九大仙草”,霍山米斛名列其首。
此次帶領記者尋找“救命仙草”的劉正言今年已是71歲,上山采藥已經40余年了,幾乎大半輩子的時間都在采藥。在上山路上,劉正言老人家告訴記者,野生霍山米斛對于生長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上山采藥的絕大多數時間都花在“尋找”上。劉老師傅連用幾個感嘆詞表達了救命仙草對于生長環境要求之嚴。
霍山米斛生長的環境歸納起來是六個字,即山谷,水傍,石上。有時也會長在參天古樹上。它的生長要求溫度不能太高,在通風比較好,比較涼爽,雨量充足的地方才能存活,這就導致了霍山米斛生存的地方一般遠離人間煙火。
極為陡峭濕滑的山路上,劉正言老師傅一邊走,一邊還要用鐮刀開路。記者卻只能手腳并用向上爬,同時還得不時注意腳下松動滾落的山石,以免發生危險。
依據多年的經驗,經過一番艱難的攀爬與尋找,劉老師傅終于找到了一處可能會長有霍山米斛的地點。為了觀察下面是否長有米斛,他站上一棵長在山石縫隙中的樹。樹枝并不粗壯,而且還是傾斜長在懸崖上的并且十分危險。經過了一番觀察,劉老師傅覺得下面并沒有米斛。“太難找了太難找了,準備換個地方在找找。”剛下樹的劉老師傅向記者感嘆。
長時間的攀爬,對人體力的消耗很大,為了保證劉老師傅的安全,劉正言的兒子決定代替父親尋找米斛。劉老師傅的兒子劉宗坤十八九歲就開始和父親一起上山采藥,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了。在基本確定了一處可能存在霍山米斛的峭壁后,劉宗坤指著身上帶著的“秘密武器”告訴記者:“采摘米斛,這個是個好家伙,雖然很原始,但是很有效。”
采摘米斛在旁人看來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工作,但在劉宗坤眼里已是平常。在采藥前,首先要選好一顆樹干粗壯的樹,把繩子牢牢地拴在上面,不能夠有任何松動;其次,將繩子的另一頭穿過保護圈并拉緊,然后根據采藥人身體的大小把保護圈穿到臀部附近;最后背好用來裝米斛的袋子,就可以下懸崖了。劉宗坤說,每次上山采米斛至少需要兩個人,有一個人需要在上面收放繩子,一個人的話是非常危險,也是沒有辦法完成的。當劉宗坤下去查看米斛時,劉老師傅在上面緊緊拽著繩子,畢竟繩子另一頭關系到自己兒子的生命,關系到一個家庭的未來。
在懸崖峭壁的每次上下,對采藥人的體力、眼力、耐力都是一次考研。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劉宗坤這一次終于發現了生長石縫中的野生霍山米斛。雖然只有一叢,但是在野生霍山米斛極其稀少的環境下,已是非常難得。
由于霍山米斛在1987年被國務院將霍山米斛視作藥界大熊貓,列為野生藥材保護品種,并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植物名錄》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2012年,霍山米斛更是被列為國家一級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禁止采摘。權威數據顯示,野生霍山米斛幾乎瀕臨絕跡,年產量已不到1公斤。因此,雖然看見了野生霍山米斛,但是劉宗坤并沒有采摘,這一次主要也是為了看看野生霍山米斛的生長環境,再現艱難的采摘過程。
轉載請注明:霍山石斛網 » 央視《鄉土》節目組走入霍山,一探米斛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