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鐵皮石斛
鐵皮石斛在眾多食用石斛中,相信大家是聽聞最多的,同時它也是石斛品種中的上品,因其表皮呈鐵綠色而得名,為蘭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喜半陰濕的巖石和濕度較大的原始森林高達樹干上,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半陰半陽的環境,不耐寒。野生鐵皮石斛分布于云南、廣西、福建等地的山林中。鐵皮石斛有大量栽培,是主要的食用石斛,吃起來味甘無渣。
2、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也是食用石斛中的上品之一,同時也是頗為出名的一個石斛品種,其俗稱米斛,主產于大別山區的安徽省霍山縣,大多生長在云霧繚繞的懸崖峭壁巖石縫隙間和從那天古樹上,因其生張速度慢、產量低、周期長,霍山石斛人工種植緩慢,市場上真品難見。主要產地為安徽霍山。其吃起來同樣是味甘無渣的。
3、紫皮石斛
紫皮石斛是食用石斛中也較為常見的一種,其實也因為它的外表還是比較容易區別于其它石斛品類的。它在云南產地也叫“中黃草”、“紫草”,是眾多石斛品類里面比較常見的一種,原產地為云南西部地區濕潤、半陰半陽的山林中。紫皮石斛作為藥食兩用的植物,人們常用來直接鮮吃鮮條,也可以經人工搓制加工成紫皮楓斗熬粥燉湯來吃,除了做成楓斗以外,紫皮石斛另一個重要用途是做為醫藥原料提取石斛浸膏。主要產地云南龍陵、騰沖、梁河。其吃起來是味甘有渣的。
4、金釵石斛
金釵石斛相信大家聽聞也算比較多的,因為它屬于貴州赤水的名貴特產,其不僅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還極具觀賞價值,屬名貴蘭花品種之一,野生的金釵石斛生長在貴州赤水海拔一千米至三千米的高度,常附生在樹上或者是巖石上。主要產地貴州赤水、四川合江、云南普洱。其吃起來是味苦回甘有渣的。
5、珍蟲石斛
珍蟲石斛相對來說可能認識它的人是比較少的,對其長相也許就更難識別。那么珍蟲石斛是梳唇石斛的俗稱,因整個植株長得像一條蟲而得名,在西南很多地方也叫蟲草石斛、小黃草、圓花石斛。野生的珍蟲石斛生于海拔1000-21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干上。產自我國海南和云南南部至西部,緬甸、泰國也有分布。其吃起來是味甘無渣的。
6、鼓槌石斛
鼓槌石斛在食用石斛品種中其實也還算常見,人們大體來說也不算太陌生,其生于海拔520-1620米,陽光充足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干上或疏林下巖石上。產中國云南南部至西部(石屏、景谷、思茅、勐臘、景洪、耿馬、鎮康、滄源)。分布于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模式標本采自印度東北部。其吃起來是味苦有渣的。
7、馬鞭石斛
馬鞭石斛是一種大型石斛,其分布于我國西南各省份、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泰國等地,又叫大黃草、馬鞭桿、旱馬棒,它的花生于無葉莖的先端,是下垂生長的,看起來就像流蘇一樣,因此也叫做流蘇石斛。野生的馬鞭石斛多附生在大樹干上或石壁石縫間,是一種陰性濕生植物。其吃起來是味苦有渣的。
8、虎牙石斛
虎牙石斛是一種原產于老撾的石斛種類,因干貨型似老虎牙齒,故統稱虎牙石斛。其成長在老撾的神秘熱帶雨林里,以南部的巴色,阿速坡省的火山高原氣候的野生原產地為佳,其個頭飽滿,口感糯性,無渣質等特點?;⒀朗步忻柞?、丁條石斛、芽孢石斛、小鐵皮石斛。其吃起來是味甘無渣的。
9、銅皮石斛
銅皮石斛應該也是很常見的了,又名為細莖石斛、細黃草,與鐵皮石斛很類似,其莖高10~20厘米。葉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鈍,葉鞘非灰色不干凈狀。是一種產于我國廣大南部地區的野生石斛。其吃起來是味苦有渣的。
10、美花石斛
美花石斛是常用的藥用石斛之一,也叫環草石斛、小黃草、小環草等,為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美花石斛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干上或林下巖石上,分布于中國、老撾、越南。該種石斛可以食用,但是口感不是很好。
轉載請注明:霍山石斛網 » 常見的石斛有哪些品種,藥用石斛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