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石斛是歷代以來皇室貴族爭相追捧的對象,素有“千金草”、“軟黃金”、“植物黃金”之盛譽。在古代民間,素有“救命仙草”之稱。鐵皮石斛的歷史源遠流長,許多歷史名人都與它有聯系。下面小編向大家介紹鐵皮石斛與歷史名人們的故事。
一、鐵皮石斛與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被譽為“藥王”。一生著作頗豐,研究的中草藥無數,尤其喜愛鐵皮石斛,并以此作為自己的養生之本。
一生歷經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個朝代,并以141歲的高齡辭世,在其人生歷程中,救治貴族和平民無數,并講究“有醫無類”,無論貧富都給與關心和救治。鐵皮石斛像強心劑一樣寶貴,他經常用于挽救那些在生死邊沿徘徊的生命,屢屢見效。
作為一代藥王,孫思邈寬廣豁達的胸懷、精湛高超的醫術,為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鐵皮石斛作為延年益壽的仙草既延長了藥王孫思邈的壽命,又使千萬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堪稱“植物藥王”。
二、冼夫人與鐵皮石斛
享譽中國歷史的女政治家、軍事家冼夫人,終年80歲,是跨越梁、陳、隋三個朝代的元老功臣,并多次受到朝廷賞賜。在戰爭頻繁的南北朝時期,冼夫人非常注重養生,她以鐵皮石斛、人參、紅棗、首烏、蓯蓉等來燉湯,并用石斛泡酒,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也帶著鐵皮石斛,她認為身體是本錢,沒有身體,保家衛國是空話。因為有了健康的身體,冼夫人在古稀之年還披掛上陣,抵抗敵寇,戰績連連。
三、鐵皮石斛是韓愈的救命草
公元819年,吏部侍郎韓愈因反對迎佛骨之事被貶潮州,家眷也被趕出長安。在將到潮州府時,因水土不服而染虛熱之癥,在生命垂危之際,就是服用當地的草本植物鐵皮石斛后痊愈,而他十二歲的小女兒因沒有及時服用而慘死驛站旁邊。
當時,他還悲愴而憤怒地提筆寫下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的詩句。石斛所清的熱完全是一種虛熱,是以陰虛,熱盛為特點的。藥理實驗表明,石斛能夠顯著的降低熱盛家兔的發熱高峰值和體溫反應指數,縮短發熱時間。用在人身上,也同樣適用,沒有任何的不良反應。
四、鐵皮石斛是文成公主的嫁妝
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松贊干布時,唐太宗為其備下豐厚嫁妝,塞外苦寒,肌膚易老,為使公主免受塞外之苦,私下封賞鐵皮楓斗5升,以滋養玉體。文成公主在隆冬季節出發,經過一個多月頂風冒雪的艱苦跋涉,才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到達目的地,吐蕃王一見到中土的金枝玉葉,頓時為她而傾倒。
文成公主在西藏度過的40多個春秋一直有鐵皮石斛的陪伴,塞外苦寒,瓜果蔬菜極少,皮膚容易干燥生皺,鐵皮石斛具有滋陰潤燥、養血生津的效果,能充分補充人體水液,正好彌補了惡劣氣候帶來的身體不適讓其容顏不老,受到萬萬人的敬仰與愛戴。
轉載請注明:霍山石斛網 » 霍山鐵皮石斛與歷史名人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