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hú),本義: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如:斛斗(斛與斗。皆糧食量器名);斛子(糧食量具);斛檻(糧食量具)。十斗曰斛。——《儀禮》
“斛”應該和茶壺的“壺”一個讀音。指代古時的量器,而且是稱量大米的量器。而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常年戰亂,人民流離失所,最重要的就是“吃飯”,吃飯是生命中最重要事情。在一些歷史時期中,很多中國人民曾經因為糧食不夠而活活餓死。
所以糧食在以前對于老百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熟知的稱量大米糧食的另一個重要的量器,叫做“石”(讀dan,第四聲)。由此,十斗為一斛,十斛為一石,就這樣把中國老百姓的生活聯系起來了!
而“石斛”這個詞語的組成恰恰說明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道理:石斛貴比黃金,比老百姓米缸里面的大米還要珍貴!所以,拿稱量老百姓大米的兩個稱量單位合并來組成這個仙草的名字,足見其在人民大眾心目中的作用!
伴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石”(讀dan,第四聲)在不斷的使用過程中,同音字“石”(讀shi,第二聲)也在被大家認識,使用,最終石頭的石因其使用范圍較廣,得到了大眾的認可,我們的“石斛”(danhu)逐漸就被“石斛”(shihu)所取代。
這就是我們現在認識的中華九大仙草“霍山石斛”的名字由來。而且因為石斛在野外的生長環境多為懸崖峭壁的石頭上,叫他shihu,也是理所當然的!
轉載請注明:霍山石斛網 » 鐵皮石斛(角)中的斛怎么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