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石斛生長說一下吧,霍山鐵皮是一種擁有特別強的變異能力的植物,這種變異能力可以讓它適應各種生存條件。為什么這樣說?大家應該都見過野生的梨、野生的柿子、野生的獼猴桃等,會發現這些野生的和人工種植的除了大小上有區別,其它基本一樣。但霍山鐵皮不同,野生的和種植的包括仿野生種植的都完全不同,不了解的朋友見到肯定會認為是三個不同的品種。相連著的兩座山上長的石斛會有不同、同一個石壁上長的石斛會有不同、甚至同一叢石斛中長出的枝也會有不同、更有甚者同一根石斛一邊青一邊紅。這些區別形成原因主要是光照其次是養分攝取再次是水分、濕度、通風性,還有一些原因是石斛本身的問題這里不做探討。
同一個品種的石斛不同環境生長后主要區別體現在哪?主要是顏色、長短、和葉片形狀、葉片厚度、節距的長短等。野生的鐵皮石斛主要生長在河流兩邊的石壁上,沒有大的植物遮陽一般顏色偏深紅色,極少有綠色的,生長的長度是逐年增加的,一般第一年的枝在1-3厘米、三年以上的才可以長到5-10厘米左右,而且石斛上面那層膜很白很厚,(這層膜主要給葉片供養分還有重要的作用就是御寒)野生鐵皮石斛中的膠質在采收季節是非常厚的,吃起來很黏牙。野生石斛的葉片比較厚實,也是御寒而進化形成。
仿野生種植的石斛一般種植在樹林下或人工搭建的仿生態棚中,如果要用遮陽網一般密度低于40%以下的才能種出接近野生狀態的石斛,當然仿野生種植種的不好會引起大面積的死亡,我朋友在2012年仿野生試種時就因為光照過強導致苗死過半,但活下來的苗現在就像有了抗體一樣根本不怕曬。買過我們家這種鐵皮鮮條的朋友知道我們鮮條水分很少膠質厚,表面的衣膜也很白(石斛表面的衣膜可以判斷出石斛是大棚還是仿野生種植,這層膜越白越厚說明石斛生長環境冬天溫度很低,大棚一般冬天不冷所以不會長很厚的衣膜,這也是判斷的一個依據),這種石斛條經過炒制后再烘干制成楓斗的顏色基本是暗青黃色也有偏黃的也有偏青的 (顏色問題后面再詳細說明)仿野生種植的石斛葉面相對大棚種植的來說比較厚實,鮮條顏色根據不同光照會有不同的變化(具體顏色說不好,大家自己看下面這張圖)。仿野生的石斛一般根部比較綠一些,頂部紅一些,因為根部見光少,頂部見光多。而霍山石斛野生的5年后自然老化后就會變成金黃色。石斛本身不會撒謊,只有撒謊的人。
大棚種植的鐵皮一般比較水嫩,外表上的膜比較薄,甚至是透明。一個基地里種植出的鮮條顏色也是不同的,有的綠有的紅也有青黃的。所以加工出來的楓斗也是什么顏色都有。大棚里光照、濕度、溫度基本差異不大,但石斛生長出來仍然各有不同,這應該涉及到植物生命學了,我認知有限,就不做言辭了。這里提示下,現在市面有種鐵皮石斛很綠,像碧玉一樣,建議大家不要買,雖然很好看,但用了激素催長的還是少吃為好。
上面我們從石斛的生長客觀的看到石斛生長時顏色有多樣性,同樣加工后的干品顏色也各有不同,而且霍山石斛是手工加工的產品,同一批貨如果是兩位不同的.加工師傅去加工顏色也有差異,因為炒過后放晾的時間、烘制時的火候、時間及當時的天氣都對顏色有影響的。當然采收的季節對此也有影響。那么為什么現在市面上會有用顏色區分真假的說法呢?據我分析是這樣,原因一:石斛加工后的干品因為顏色不同,看上去很雜亂,所以我們村里加工的的師傅會把石斛加工好的分顏色分大小挑出來,而零售的經銷商來拿貨時,會根據個人喜好而選擇一種,為了有利自己產品銷售,突出產品賣點,于是拿青綠色的說青綠色的是正宗的,拿青黃色的就說青黃色的是正宗的,從而導致了市場上出現這種荒謬的判斷方法。
轉載請注明:霍山石斛網 » 霍山鐵皮石斛楓斗能從顏色上區別品質好壞和真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