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霍山縣副縣長羅紹民告訴記者,正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瀕危植物霍山石斛申請進入2020年國家醫典做準備,同時為霍山石斛加工工藝——“楓斗”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用外力推動這一珍貴藥材的保護和開發。
霍山石斛又稱龍頭鳳尾草,俗稱米斛。獨產于安徽霍山縣,生長條件極其苛刻,繁殖能力低,野外生長三年才可采收,每株只有3-9厘米,故而產量極少。上世紀中期,霍山石斛產量每年只有5公斤左右。
國醫大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 唐祖宣
現在科學研究表明,霍山石斛的多糖含量,微量元素的含量,藥效的持久性,獨特性,使用廣泛性均很高。因此霍山石斛被國際藥用植物界稱為“藥界的大熊貓”。
【解說】因霍山石斛十分珍貴,又被市場大量需求,曾遭毀滅性采挖,幾度瀕臨滅絕。1987年,霍山石斛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植物名錄》,以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為改善缺乏科學、持續利用的現狀,霍山縣成立了專門的行業協會,對霍山石斛進行了搶救性開發,將霍山石斛獨特的加工工藝“楓斗”,成功申報了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將進一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在為霍山石斛進入2020年國家藥典作準備。
安徽省霍山縣副縣長 羅紹明
霍山石斛新食品原料申報已完成各項準備工作,正報國家衛計委申批;同時正在審報進入2020年的國家藥典做準備;霍山石斛炮制工藝-霍山石斛楓斗加工已成為功申報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準備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霍山石斛系列國家標準正在制訂過程中;“霍山石斛”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正在申報國家馳名商標。
【解說】一是保護好霍山石斛這樣的一個品牌,促進霍山石斛的做大做強,把大自然給我們的這種饋贈,把它發展好。二是在“石斛之鄉”霍山縣太平畈鄉開辟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增加霍山石斛“楓斗”產量,讓霍山石斛真正實現市場化。
轉載請注明:霍山石斛網 » 霍山石斛申請進入2020年國家醫典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