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斛楓斗(龍頭風尾)以霍山石斛莖為原料,經分揀、清洗、炒制、繞條、烘焙、整形、復火等工序制成的彈簧狀干品。其莖基部保留有部分須根,并與莖梢分別翹出,形如昂起的龍頭和翹起的風尾:也包括僅留有龍頭或鳳尾的彈簧狀干品。
1.采收
(1)采收時間和方法
用于加工楓斗的霍山石斛莖生長年限為2~3年,適宜的采收時間為1月至次年4月。
(2)原料貯藏
采收后及時剔除病株、枯根和葉片,置于室內陰涼、通風、干燥處,防凍
2.加工條件
執行《GB14881國家食品生產企業通用衛生規范》
3.加工方法
(1)分揀整理
挑除霍山石斛植株中的雜物,將挑雜后的植株保留4-6MM長的根多余的剪除,將莖稈按粗細,長短分類 (圖一)
(9)復火
將整形后的楓斗投于溫度70度左右的烘斗之上烘焙,至楓斗呈金黃略顯青暗,含水率小于等于8%時,起烘放好,烘焙過程中注意經常翻動,以免烘焦。
4.分級
將復火后的楓斗按下面的等級標準進行分級。
特級:
大小,色澤一致。表面呈黃綠色,緊湊彈簧狀,環繞緊密,莖基部和莖梢部翹出,形如龍頭和鳳尾,嚼之有濃厚黏滯感,清香、回甘,含水率為8%
一級:
大小,色澤一致,表面呈現黃綠色或淡黃色,緊湊彈簧狀,環繞緊密,莖基部和莖梢翹出,形如龍頭和鳳尾。嚼之有濃厚黏滯感,清香、回甘,含水率為8%
二級:
大小,色澤一致,表面呈現黃綠色或淡黃色,緊湊彈簧狀,環繞緊密,一端僅留有莖基部或者莖梢,嚼之有濃厚黏滯感,清香、回甘,含水率為8%
5.包裝及貯存
分級后按不同的要求分別密裝包裝,并帖上注有品名、規格,產地、生產批號、生產單位的標簽和附有質量合格標志。貯存時應放于陰涼、通風,清潔、干燥處,不得露天堆放,不得與有毒、有異味、易污染、潮濕的物品同倉存放。
6.資料記錄及檔案管理
(1)資料記錄:
包括霍山石斛繁殖材料來源,種苗來源,加工人員信息。栽培基質分析等相關資料以及原材料產地、生長年限、采收時間、鮮品重量、成品率、成品包裝等有關記錄
(2)檔案管理:
所有的基礎資料及記錄均需建立檔案并由專人保管,長期保存。
轉載請注明:霍山石斛網 » 霍山石斛楓斗加工技術規程